旭辉健康 家居护理

肩周炎

字号: T | T

一、定义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及退行性改变,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因此本病又称为“五十肩”;因多与感受风寒之邪相关,故又称为“漏肩风”“冻结肩”。

二、生理解剖

      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肩关节由肩肱关节、肩锁关节和肩胛与胸壁假关节等组成,其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腱和肌肉等来维持。由于肱骨头较大,关节盂较浅,周围韧带相对薄弱,肩关节过度活动易造成周围软组织受损。

      1.肌肉   如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等肌肉,其肌腱相互融合成板状联合腱,合称为肩袖;有浅层肌肉,如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等,以及活动肩胛骨的躯干肌肉,即斜方肌、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前锯肌、胸小肌和锁骨下肌等。任何一块肌肉受累,均可造成关节功能障碍。

      2.肌腱和滑囊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关节盂的上方,短头起于喙突,二者都是炎症好发部位。滑囊包括肩峰下滑囊、三角肌滑囊和喙突下滑囊。肩关节过度活动容易导致局部肌肉肌腱紧张,滑囊受到挤压而发生病变。

三、病因病机

      50岁左右的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有一定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加上风寒、外伤、劳累等因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的广泛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运动。临床上多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退变,如冈上肌肌腱炎、肱二头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或者外伤致肩袖破裂、骨折,或因其他病造成的肩部长期固定不动,以及慢性劳损、风寒湿邪等因素有关。

      肩周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三期——急性期、凝固期和恢复期。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上述各种原因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变主要位于关节囊一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紧缩,囊下皱襞互相粘连而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与腱鞘间有粘连。以后随着病变程度加剧进入凝固期,此期除关节囊严重紧缩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退行性变加剧,滑膜充血、增厚,组织缺乏弹性,微循环严重受损。喙肱韧带挛缩限制了肱骨头外旋,造成肩周组织挛缩,肩关节滑膜、关节软骨间粘连,使肩周软组织广泛性粘连,进一步造成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此即凝固期。约经7~12个月后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逐渐恢复,称恢复期。

四、临床症状

      1.肩部疼痛   初起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为钝痛,或为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

      2.活动受限   活动受限分为畏痛而受限和粘连而功能受限。前者因为以炎症渗出为主,疼痛明显,故出现避痛而受限;后者则因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打肩”现象。

      3.畏寒   患肩遇寒或受冷风后症状加重。

五、体格检查

      1.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2.活动障碍   外展、上举、内外旋、内收、后伸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后伸受限明显。

      3.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斜方肌痉挛、肩峰突起、三角肌萎缩等症状。

六、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诊断肩周炎时摄x线片可作为与肩部骨折、脱位、肿瘤、结核以及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段。

      (1)早期特征性改变:主要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临床上不易发现。

      (2)中晚期改变: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2.MRI检查   用于判定关节及其周围炎症发生的程度,关节腔积液程度,关节附近肌腱、韧带是否断裂。

      3.彩色B超   判定关节周围肌腱是否断裂、关节腔积液程度。

七、诊断要点

      1.肩周疼痛,夜间明显,遇寒加重。

      2.肩周广泛压痛,日久见肩部肌肉萎缩。

      3.活动受限,肩外展、上举、内外旋、后伸障碍。

八、鉴别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二者都可表现为肩部疼痛。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引起,肩周炎是肩肱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退变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鉴别点为:颈椎病的病变在颈椎;肩周炎在肩肱关节内外的软组织。颈椎病的疼痛来源于颈神经根,并与其分布相一致,可放射至前臂,肩部无明显压痛点,活动不受影响;肩周炎的疼痛来源于肩部痉挛的肌肉,与神经分布无关,放射痛一般不过肘,肩部活动受限。

九、分型分期

      1.按病因分型

      (1)创伤型:继发于各种急慢性创伤,如骨折、脱位、肌腱断裂、扭挫伤。

      (2)自发型:无明显外伤史,在关节软组织退变的基础上外感寒湿或慢

性积累性损伤而起病。

      2.按部位分型

      (1)肩前型:以肱二头肌病变为主,表现为肩关节前部疼痛明显,喙突(结节间沟)压痛。

      (2)肩峰型:肩峰疼痛明显,以三角肌、肩锁关节、肩峰下滑囊、冈上肌病变为主,肩关节外展障碍、抬肩障碍。

      (3)肩后型:肩后疼痛明显,以肱三头肌、大小圆肌病变为主,压痛点位于肩后。

      3.分期   肩周炎患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急性期(疼痛期)、凝固期以及恢复期。

      (1)急性期(疼痛期):起病初期疼痛剧烈,肩部牵拉或碰撞时常可出现撕裂样疼痛,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难以人眠。压痛范围广泛,如喙突、喙肱韧带、肩峰下、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均可出现压痛。疼痛期可持续3~10周,此期可因疼痛而肩关节活动障碍。

      (2)凝固期:疼痛症状开始减轻,夜晚可以人睡,牵拉时已无撕裂样痛,压痛范围仍较广泛,关节活动障碍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表现为关节僵硬,梳头、穿衣、举臂托物等动作均感困难。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冻结”状态,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出现挛缩。

       (3)恢复期:疼痛继续减轻,运动功能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肌肉的血液供应及神经营养功能得到改善,患者肌肉的萎缩开始渐渐恢复。

十、治疗方案

      1.辨证分型及中药治疗

      (1)风寒湿证: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治宜发散风寒、祛湿通络,方用羌活胜湿汤合桂枝汤加减。

      (2)气血瘀滞证: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方用四物汤加味。

      (3)气血虚证: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治宜调补气血、舒筋活络,方用八珍汤加减。

      2.针灸治疗   局部取穴与远部配穴结合,疏导阳明、少阳经气,通络止痛。

      (1)体针

      主穴:肩髑、肩鼹、肩贞、肩前、阿是穴、条口透承山。

      配穴:肩前型配尺泽、合谷。肩峰型配外关。肩后型配后溪。风寒湿型配合谷、风池。气滞血瘀配内关、膈俞。气血虚弱配足三里、气海、中平穴(健侧)、阳陵泉(健侧)。

      操作:足三里、气海用补法,余均用泻法。主穴先刺远端,用运动针法。优先使用温针、艾灸。凝固期及恢复期建议结合用运动针法。恢复期以补法为主,兼以泻法祛邪。

      (2)腹针:中脘(深)、商曲(中)、滑肉门(中),根据痛点于滑肉门附近浅刺。

      (3)浮针:在距痛点6~8cm处取穴,行浮针手法治疗。

      (4)刺络放血:急性期或凝固期阿是穴点刺放血。

      (5)耳针:选肩、肩关节、锁骨、神门、对应点等。每次针3~4穴.强刺激,留针10~20分钟,或耳穴贴压。

      3.分期综合治疗

      (1)急性期治疗:急性期以炎症渗出为主,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而功能障碍则往往是由于疼痛造成的肌肉痉挛所致,所以治疗主要是消炎止痛,减少渗出,以减轻凝固期粘连导致功能障碍程度为目的。可采用吊带制动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防止关节过度运动,避免机械性损伤。创伤型病人该期仍处于外伤一期,重点按急性创伤处理。

      ①药物:包括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镇痛药如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曲马多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等。或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活血止痛胶囊、瘀血痹片等。

      ②医用三氧注射:可用30%浓度的医用三氧30mL注射入关节腔,重点是病变的关节滑囊。

      ③神经阻滞:在局部压痛最为明显处注射局部麻醉药及糖皮质激素,如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等。

      ④中药外敷:中药包烫、泥灸以温经通络。

      ⑤理疗:激光疗法、超短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以消炎、镇痛。

      ⑥手法:选择轻柔理筋手法,如擦法、揉法等舒缓肌肉,并点按局部穴位如肩井、肩后、天宗、肩髂、曲池等穴位,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疏通经络,缓急止痛。忌用活动关节类手法进行松解治疗。

      (2)凝固期治疗:关节功能障碍是该期的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还应以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早期已发生废用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①药物:由于疼痛逐渐减轻,口服西药可适当减少,以中药为主。如确需使用,则酌情口服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如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塞来昔布等,以消炎止痛。

      ②医用三氧注射:在病变的关节滑囊及附近软组织注射25%浓度的医用三氧30~40mL。

      ③小针刀:根据功能障碍的程度及压痛点判断粘连的滑囊和肌腱,行小针刀松解术。

      ④银质针:适用于疼痛与压痛范围广,上举、外展、内外旋、内收均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

      ⑤理疗:可用热敷、中频治疗、直流电、激光疗法、中药离子导入和泥灸等。

      ⑥手法:理筋手法可在急性期手法基础上使用点、按、弹拨等较深透的手法,并在此基础上适当使用活动关节类手法松解粘连。针对严重功能障碍的症状,必要时可采用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的方法,以松解粘连。对于创伤型的病人,要视骨折愈合程度、肌腱韧带的断裂程度,分析是否合适使用活动关节类手法及麻醉下松解术。

      ⑦功能锻炼:根据功能障碍程度,指导病人针对内收、内旋、上举、外展、外旋等功能进行锻炼,开展肩关节功能训练。

      体操练习:双手在体前握住体操棒,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也可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向上举。

      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正面站立,抬起患侧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做爬墙式运动。

      其他练习: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或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

      (3)恢复期治疗:恢复期患者疼痛不是主要症状,功能活动障碍及肩部肌肉萎缩是治疗的关键。

      ①药物:以温经通络、舒筋活血的巾成药为主,部分疼痛者可配合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②理疗:中药包烫、中频治疗、中药离子导人、磁热疗法和泥灸等。

      ③手法:以恢复肩部功能活动为主,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可用擦法、点按、弹拨及摇摆类手法。

      4.手术适应证

      关节镜治疗主要用于肩峰撞击征、盂唇上部损伤、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定等。

十一、按语

      肩周炎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其病程长,包括炎症渗出、粘连两个病理阶段,疗效取得较慢;部分病人虽可自行痊愈,但时间长,功能恢复不全。要尽量避免肩周炎都可“自愈”的观念,急性期控制炎症渗出以减少粘连的机会可缩短治疗周期,可以使肩周炎治愈于炎症期而不再进入粘连导致的功能障碍期,减少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当进入恢复期之后,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有创治疗,以避免再次造成损伤。肩周炎患者肩部要注意保暖,勿受风寒湿邪侵袭。急性期以疼痛为主,肩关节被动活动尚有较大范围,应减轻持重,减少肩关节活动;凝固期关节已粘连,关节被动活动功能严重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要加强功能锻炼。

标签: 肩周炎 中医

上一篇:腕管综合征

下一篇:急性腰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