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健康 家居护理

走出家庭教育的九个误区

字号: T | T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不可能无师自通,因此家长必须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

      ·所谓“听话”教育,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和创新人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唯分数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影响孩子兴趣特长的开发。重智育轻德育,不仅影响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也束缚了孩子智力的发展。

      ·健康新概念: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统一。

      ·发扬言教与身教结合、身教胜于言教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方式。

      ·重视个性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发现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特长。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是成功之母,加强对孩子的抗挫折教育。

      ·认知与实践是统一的,人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

      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家长并没意识到自己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时走出这些误区,使家庭教育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走出哪些误区呢?据我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以下九个误区:

      (一)走出教育孩子无师自通的误区

      我常常在家庭教育讲座中询问家长是否为了教育孩子看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很多家长回答没有。例如我在2008年6月对某中学150多位家长进行家庭心理教育讲座时,询问在座的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多少人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举手者24人;我再问多少人为了教育孩子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举手者13人。

      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教养孩子的方法只有打,要让孩子怕,不十白怎么行,但这样的教养方法大多数都是失败的。

      一位家长很有钱,但子女很不争气,她非常无奈。我对她说:“你生活条件很好,有车又有房子,难道舍不得花点钱去买几本教育孩子的书吗?你应该去找本书看看失败在哪里,别人教育成功的经验在哪里。”我又问她:“你开车是无师自通还是向别人学习的?”她说:“当然要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考取证书后才能开车。”我又问:  “你培养孩子向谁学习啦?”她停了半天才说:“啊,原来教育孩子还要学习啊,我当初怎么那么糊涂,就没想到学习怎么教育孩子,看到孩子不听话就生气、干着急,但却没有办法,真后悔啊!”

      (二)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

      “听话”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子女的口头禅。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共识。

      一位咨询者向我谈起父母对他进行“听话”教育的历程。 “小的时候,姥姥照看我,妈妈上班前总是反复叮嘱要听姥姥的话。妈妈下班回来之后也常常问我,‘今天听姥姥的话没有?’我三岁后上了幼儿园,妈妈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临走时也总是一句话,‘听阿姨的话’;每天晚上去接我,也常常问我,‘今天听阿姨的话没有?’我上小学后,每天都叮嘱我听老师的话,上课要用心听老师讲。上了中学还是口丁嘱我听老师的话。后来我工作了,仍经常叮嘱我要听领导的话,看领导的脸色办事。好像在我的记忆中,‘听话’二字是妈妈对我讲得最多的。”

      从我平时对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察和对一些同学的访谈可以总结出“听话”是中国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孩子在年幼时,

自理能力很差,让孩子按照父母或保护人的意愿去活动,避免出现危险,这无疑是对的。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这时,父母的叮嘱、关心、爱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总用“听话”两个字抽象、概括地进行教育。

      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孩子,势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灌输一种观念:大人的话,包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独立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儿童独立行为的发展,限制了儿童质疑精神的发展,会使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

      试想,一个孩子处处、事事都按照父母的话去做,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他没有自己提问题的欲望,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愿望,长此以往,不就变成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了吗?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创新人格吗?能有创新意识吗?能有创新能力吗?

      我们不是一概反对孩子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而是应鼓励孩子通过理解,运用独立的思维,批判性地去接受别人的话,而不能干篇一律地“听话”,不折不扣地“听话”。

      中国家庭教育要求“听话”的传统是小农经济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反映。小农经济时代,求得生活安安稳稳,不惹是生非,不抛头露面,孩子乖乖地长大做一个老实人就可以了。这种“听话”教育培养不出创新意识强的人,培养不出敢作敢为、敢为真理而奋斗的人。

      “听话”教育是缺乏民主的教育。封建时代的家庭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孩子要绝对服从父母,这种家庭教育缺乏民主的精神。

      如今我们已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呼唤着心理素质高的人才,新时期必然会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高级人才,也将造就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普通劳动者。中国家庭传统的“听话”教育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不彻底改变“听话”教育方式将无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普通劳动者的要求。

      我们家长眼光要长远,胸襟要宽阔,要看到孩子的未来,看到未来世界对孩子的要求,使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三)走出分数教育的误区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许多年来分数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当今我们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仍属于分数教育。分数教育是应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家庭的分数教育是学校的分数教育的延续。

      应试教育把分数看成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评价老师教育效果的标准。这种分数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必然使父母树立一个盯着分数不放的观点。孩子考了高分,父母荣耀,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父母的命根儿。孩子考试分数高,父母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自己孩子的考试分数时父母便眉飞色舞,情不自禁。孩子考得不好,当别人问起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时,家长往往遮遮掩掩,情绪低落,感觉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伤。

      如果考试方法科学,那么考试的分数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科学的考试方式所评定的分数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

      我是不赞成“高分低能”说法的。存在几个高分低能者是有的,但不能笼统地讲高分者必低能。高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反映能力水平的。我们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的考试分数反映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当然还要继续改革考试的方法,使考试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目前,我们父母与孩子交流的主要话题是学习,是考试成绩。父母经常向孩子询问的是考试成绩怎样,而孩子经常向父母汇报的也是考试成绩。应该说父母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是正常的,问题在于父母把主要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应该包括道德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教育,而我们的父母却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分数教育上,忽略了道德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教育。

      一位40多岁的妇女提前退休了,她说:“我内退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家把孩子的生活管好,照顾好孩子学习,让他能考高分,我退休的价值就是提高孩子的分数。”

      一对夫妻在讨论孩子成长情况时,爸爸说:“这孩子不太懂礼貌,对大人和同学说话都没礼貌,怎么行呢?”妈妈马上辩护说:“只要孩子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礼貌不礼貌是小问题,有礼貌又怎么样呢?有礼貌考不好也没用,上大学看分数,过不了录取分数线再怎么礼貌也只能是落榜,不要管太多了,管好他的学习最重要。”

      作为家长,虽然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应尽的义务,但是,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创新精神,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和考试分数上。

      (四)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

      我们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让小孩从小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唐诗,多算几道数学题,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近几年来,家长对智力教育更加重视了,让孩子参加各种思维训练班。家长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个性教育。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重视,孩子对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畸形发展的孩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对社会负责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者。那些个性上唯唯诺诺,遇到困难就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是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

      知识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的行动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生活准则。高科技具有两面性,可以造福人类,也可危害社会,电脑病毒就是利用高科技危害社会的一个典型事例,所以,21世纪更加需要道德品质高的人。

      我们的家长应走出家庭教育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家庭教育误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五)走出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误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完全可以理解。为了孩子的身体,为了孩子能茁壮成长,我们的父母为孩子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营养品。国家也非常关心儿童的健康,定期为孩子接种各种疫苗,并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各种医疗保障。

      可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关心不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不够。有些家长对什么是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清楚,孩子明明存在心理问题却不知道。

      有的孩子脾气非常暴躁,经常如此,这应该属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但是父母认为就一个孩子,脾气坏一些也可以理解。他们不懂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孩子心理健康会极为不利。如果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就应该及早地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孩子恢复心理健康。

      一位家长曾经找我咨询,她说她的儿子小时候就脾气暴躁,长大后越来越严重,到了高中就更厉害,一不顺心就摔东西。有一次他竞把家里的彩电给摔了,万般无奈下家长才带孩子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但是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心理医生诊断的结果却不相同。后来她找到我,让我给她提出一些建议。这位母亲当时很后悔地说,孩子小的时候就发现他脾气暴躁,如果及早找心理医生咨询,及早地采取一些措施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可那个时候没有心理健康知识,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心理医生。

      家长经常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导书,但是据我调查,大部分家长很少为孩子购买心理健康读物。他们本人对心理健康也认识不清,至于怎么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十分茫然。

      人类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只有两者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的。我们的家长重视身体健康是对的,但是忽略心理健康是不妥的。由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现象,所以造成目前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据调查,我国32%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是大部分是轻度的心理问题。轻度心理健康如果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可以自行恢复正常,并且恢复得快,不必太担忧。但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六)走出重言传轻身教的误区

      “身教胜于言传”这是古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经验,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家长发扬光大。目前有不少的家长忽视身教,有的甚至只是重视言传,这是不对的。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好大学,因此,一再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可是自己下班回家就看电视,一看看到晚上十一二点;或者一到双休目就打麻将,一打一整天,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受到影响吗?

      家长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勤奋努力,这是对子女负责任的表现。如果我们不只是嘴上讲,而是身体力行,抓紧时间学习,孩子会把父母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孩子会通过心理模仿、感染等强化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交通安全,自己却不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时强行通过。我就见过这样违反交通规的则事,孩子说:“爸爸,红灯。”可爸爸说:“没关系,走,要不等到什么时候!”这样的错误行为会抵消平时对孩子进行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我经常在北京三环路的四通桥过街十字路口观察,看到相当多的行人即便看见红灯亮了也要闯,很多机动车只能迫于人多而停车,倒是看到有极个别学生等到绿灯亮了才过马路。闯红灯的成人中很多是家长,试想,带着孩子过马路时闯红灯,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还能奏效吗?

      我们教育孩子要讲文明礼貌,可是有的家长脏话不少,孩子在你身边生活,你说的脏话会通过模仿、感染等心理机制影响到孩子,所以有的孩子说话的口气、语调和他的父母一模一样是不难理解的。

      有的孩子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坐在沙发上,脚放在茶几上。这很可能是他爸爸每天坐沙发的姿势,孩子是从他爸爸那里学来的。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主张身教胜于言传是非常有道理的。孩子通过模仿大人的姿势、动作、习惯,从父母那里学习优秀品质、优秀作风、良好习惯等;当然父母的不良习惯也会通过模仿、感染等心理机制传染给孩子。我们现在有些孩子的不良个性、品质、习惯与父母有密切关系。

      只重言传,而轻身教,肯定收不到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哪个父母不希望子女有良好的个性和习惯,所以,只有既重言传又重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才能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机制产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七)走出随大流,忽视个体差异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既要重视孩子的共性,也要重视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特点、个性品质不同,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在重视共性教育的同时,也要因人而异重视个性教育。目前,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忽视个体差异的现象。我们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到奥数班去学习,不顾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硬要让孩子去奥数班学习。一位孩子的家长跟我讲,他孩子的语文学得不错,作文写得挺好的,但数学成绩一般,他希望孩子在数学方面也成为班里的佼佼者。这位家长与数学老师也沟通过孩子上奥数班的事情,数学老师的意思是把基础打好,不必去奥数班学习。因为学校的数学课是按国家的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这位家长犹豫不决才找我来咨询。我说:“如果你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有特长,在班上做数学题没问题,精力过盛,为发展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可以参加奥数班。但是数学成绩一般,对数学没有特殊兴趣的孩子应该把现在老师教的学好,把基础打牢,应该通过平时对数学的学习,锻炼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一部分家长随大流、爱跟风,不顾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强行要孩子参加这个班、那个班,这样不仅使孩子对学校老师教的东西没有学扎实,而且也会降低孩子学习的兴趣。

      从众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待从众心理要具体分析。好的行为、做法,别人做自己也去做,这没有问题,这种“从众”值得提倡;不好的活动、行为、风气别人做你也去做,这种从众我们反对。我们不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模仿别人的行为,这是不对的。

      市场经济环境助长了从众心理现象的滋生,特别是各种各样的广告对从众心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上,我们提醒家长要警惕因从众心理的驱动而盲目地效仿别人的家庭教育方法。

      (八)走出孩子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误区

      我们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一位家长对念高中的儿子说:“你每次考试每门课都得在80分以上。学校规定85分以上是优秀,我不指望你门门优秀,但我要求你每门达到80分以上,这样你才能确保年级排名在100名以内。如果你高中三年都能保持排名在100名以内,就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有一次这个孩子期中考试考了73分,他的父亲就大发脾气,因为对他来讲考了73分是失败,没达到他的要求。

      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常胜的考生。再好的学生也很难保证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更难保证每门课都达到多少分以上。这种求全责备,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考分不满意就严加训斥孩子的做法,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成功,样样都出人头地,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实际情况不可能是这样的。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都会有失误的时候,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个女孩在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到初中二年级考试排名又降了20多名,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父亲要求她初三一定要考好,结果这孩子在初三的期末考试中感到第一天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喝敌敌畏自杀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大多缺乏对孩子抗挫折的教育,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失败就垂头丧气甚至寻短见,这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与警惕。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灌输这种思想。人们正是在克服重重困难,克服种种自己的心理困扰之后才能取得重大成绩。成绩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是要花费心血,经过艰苦的努力,经过奋斗取得的。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教育孩子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过分地批评和指责,而应该帮助孩子找出困境,鼓励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前进。

      有两个学生考入同一所重点高中同一个班。一个同学曾经因为几门考试不及格而垂头丧气。因为他在初中时每门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没想到进了重点高中后考试还有不及格的时候,而且还不止一门。但是这个孩子后来在家长的引导下振作精神,找出原因,不断地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到第二学期考试时,成绩全部及格。

      另一个同学的考试排名没有进入班里前十名,自己心理压力很大,感觉很失败,自信心受到严重挫伤,学不下去只能休学,家长也同意孩子休学一年。

      我认为第一位同学的家长做得好,他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进步,发挥孩子的自身潜力,通过孩子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落后的现状。第二位同学的家长就有些不妥,只是因为孩子考试名次没进前十就同意孩子休学一年。我觉得这种休学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九)走出重视认知,忽视实践的误区

      我们的传统教育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重视学生掌握文化课,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训练。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是重视孩子念好书,学好功课而忽略孩子的动手能力,忽视对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组成的。过去把人的智力仅仅看成是认知能力,这是不妥的。人的智力结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与实践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智力的认知部分,而实践能力(包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属于智力的实践方面。人类用知识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毛泽东曾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不必去做一些家务劳动。一位母亲对我讲,孩子功课那么紧张,哪还能让他做家务劳动。功课做好了能考好,家务劳动做得再好也不能考到好分数。这位家长的这种认识从表面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从深层来看,从小缺乏实践能力、自理能力、动手能力的孩子其智力结构发展会不平衡。孩子智力结构的失衡会造成掌握知识能力的下降,会削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削弱实践能力。

      近年各地高考开始重视考查考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重视考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实践能力,缺乏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会阻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未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乏实践得来的知识往往是肤浅的,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是深刻的,所以不能把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分割开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比认知能力差。不少中小学生不会叠被子、洗衣服、扫地、削苹果,生活依赖性强,遇到困难不是自己去努力解决,而是找父母帮助或者由父母代替解决。应该说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玩电脑、拆拼积木等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问题在于我们很多父母没有看到这些是培养孩子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加以正确引导。未来世界的飞速发展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是像有些家长说的那样只要脑筋灵就行,光脑筋灵还不够,还得把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变成实践的东西。从辩证关系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而把科技成果转变成社会生产力,靠的就是实践能力;缺乏实践能力,我们的研究成果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对实际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不了作用。

      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强,同时实践能力也强,他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一个人即使创新意识很强,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或实践能力不强,也会在竞争中失败。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要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时问和空问。节假日和双休日父母可带着孩子到郊外或少年宫、科技馆去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

      我觉得,家长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既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参加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既给孩子主动权,同时又要适当引导。在引导孩子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对孩子缺乏管理、对孩子“放羊”的现象。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缺乏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去游戏厅玩,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有的家长说,等孩子大了吧,等他上了高中、大学再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现在孩子太小让他多做事、多动手舍不得。人的动手能力也好、认知能力也好,是在从小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标签: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