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健康 家居护理

降糖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字号: T | T

       降糖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糖友服降糖药别犯八个错

  面对各种降糖药,很多糖友或许了解得不算多,总以为贵的就是好的,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那么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有没有没有“最好的”药物?降糖药到底应该怎么选?下面让小编为你解答。

  降糖药要怎么选?

  对于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必须立即并终生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应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若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也可与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或双胍类药物联合使用,但不得服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对于2型糖尿病,确诊时如果血糖不是太高,首先应先给予2~4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倘若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才开始给予降糖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根据体型选药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这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正好化害为利;如果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正好一举两得。

  根据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选药

  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伴代偿性的胰岛素水平升高,首先应该考虑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或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衰退,此时需再加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根据高血糖类型选药

  如果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则首选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平)或苯甲酸衍生物(如诺和龙);如果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口服药物,如“磺脲类加双胍类”或者“磺脲类加噻唑烷二酮类”。另外,对于初治时空腹血糖>13.9mmol/L、随机血糖>16.7mmol/L的患者,可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药。

  根据有无合并症选药

  如果患者有轻度肾功能不全,最好选用主要经胆道排泄的降糖药如糖适平、诺合龙;如果患者还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既可降低血糖,又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缺氧性疾病,禁用双胍类药物,以免引起乳酸酸中毒;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全身性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根据年龄选药

  由于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因此,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如优降糖),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短效降糖药物(如诺合龙、糖适平)。另外,为了避免低血糖带来的风险,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

  儿童1型糖尿病主要用胰岛素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可以选用二甲双胍,后者也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儿童的口服降糖药。

  此外,在具体选用药物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对于经常出差,进餐不规律的病人,选择每天只需服药一次的药物(如格列美脲)更为方便适合,病人顺应性更好;对于经济不宽裕的患者,还要将价格因素考虑在内,以确保病人能够维持长期治疗。

  服用降糖药易犯8个错误

  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第二,根据自觉症状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第三,不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第四,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

  第八,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标签: 降糖药